罗马书 16:3~5a
信息分享
要更深认识使徒保罗,更了解这位仆人的生命震撼力,我们要认识他的浓情。面对问题多多的哥林多教会,保罗留下名句:「你们常在我们心里,我们情愿与你们同生共死。」(林后七 3)保罗疼爱牢狱所生的孩子阿尼西母,称呼他为「心上的人」(门 12)。极为关心同胞的得救,保罗留下刻骨铭心的名言:「为我弟兄,我骨肉之亲,就是自己被咒诅,与基督分离,我也愿意。」 (罗九 3,和合本)保罗留下的榜样,不单是文笔,也不单是伟大的宣教政绩,更是他那份深爱主、深爱人和深爱同工的心肠!
爱是最有感染力的领导力! 中国人用「刎颈之交」来形容能交托生死的战友。在罗十六 3-5a,保罗称赞亚居拉夫妇是曾为他 的性命「放下自己的颈项」的战友。可能是在哥林多或以弗所某些危难时,他们曾多番挺身相助保罗,不计较代价。十六 3-15 是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问候名单。在十六章,「问安」(aspazomai) 的用词出现 21 次。在长长 28 位问安的对象中,保罗首先向这对战友问安,不单称呼他们是他的 「同工」(co-workers),更因为他们的牺牲和委身,保罗指出,他所开创和牧养的众外邦人教会 都感谢他们,可见,他们夫妇在这些教会中的名望极高,特别在哥林多和以弗所。他们去到哪里, 就事奉到哪里,无论在哥林多或罗马,他们家中都有教会。(林前十六 19;罗十六 3)「同工」 (sunergos)这词是保罗喜欢用的名词,在新约共出现 13 次,其中 12 次在保罗书信。以保罗的用法,「同工」的名词不单用在全时间事奉的传道人身上,也用来称呼承担重责的带职事奉的信徒 领袖。在林前三 9,保罗留下名句:「我们是神的同工!」(直译)有神又有人为亲密同工的仆 人是何等蒙福。
保罗是在第二次宣教行程时,约在公元 50 年,在哥林多认识亚居拉夫妇,他们因避祸,从罗马到了哥林多,因为保罗与他们都是制造帐棚为业的,保罗就和他们同住,可能在那时候引领他们信主,并成为战友。他们自此以后,一生与保罗亲密同工,并在以弗所与保罗亲密同工;(徒十八 18-19; 林前十六 19)当保罗再次到哥林多,在公元 56-57 年写罗马书时,他们回到了罗马。保罗与他们夫妇是一生的战友,是圣经里很美丽的见证。众人都留意到,新约六次提到他们夫妇的名字时,有四次都以百基拉排名为先;似乎这位姊妹的事奉热心和出色程度比丈夫更厉害。(徒 十八 2,18,26;罗十六 3;林前十六 19;提后四 19)在哥林多、罗马和以弗所,他们都是非常精彩 的同工。
保罗约在公元 66-67 年殉道,在他临殉道前写提摩太后书时,保罗再次问候百基拉和亚居拉,那时他们是在以弗所事奉。按教会传统,他们可能在保罗临终前回来探望,最后他们也在罗马殉道。保罗与亚居拉夫妇刎颈之交的战友之情实在是新约圣经里一大亮点,他们都是至死忠 心、一生事奉到底的仆人!实在是历世历代信徒钦佩的同工。
有名的葛培理布道团有两位核心人物,就是讲员葛培理(1918-2018)和男音独唱的薛伯利 (George Beverly Shea, 1909-2013)。薛伯利很年轻的时候就以声音美丽而闻名;1943 年,芝加哥韦顿学院的一位寂寂无名的年轻学生敲他的门,请求他的合作,一起配搭事奉。从此,他们发展了长达七十年的深交,他们的布道合作曾祝福 2 亿人。薛伯利百岁寿庆时,葛培理称呼他为最好的朋友。1997 年,葛培理说:「我听了薛伯利的歌超过五十多年,我仍最喜欢听他的歌,超越 其他我认识的人。」2009 年,薛伯利幽默地向传媒说:「很多人来葛培理的布道会不是来听我, 他们来是要听葛培理讲道。可惜,他们必须先听我唱歌,然后才能听葛培理。」薛伯利唱的名曲 「我宁愿有耶稣」(I’d Rather Have Jesus)曾感动千千万万慕道的人。有生死之交的战友是何等蒙福!作神的仆人,要非常珍惜同工,要建立能生死相交的真挚友谊!
思想祷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