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内容
1 逾越节以前,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。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,就爱他们到底。
2 吃晚饭的时候,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。
3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,且知道自己是从 神出来的,又要归到 神那里去,
5 随后把水倒在盆里,就洗门徒的脚,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。
6 挨到西门‧彼得,彼得对他说:「主啊,你洗我的脚吗?」
7 耶稣回答说:「我所做的,你如今不知道,后来必明白。」
8 彼得说:「你永不可洗我的脚!」耶稣说:「我若不洗你,你就与我无分了。」
9 西门‧彼得说:「主啊,不但我的脚,连手和头也要洗。」
10 耶稣说:「凡洗过澡的人,只要把脚一洗,全身就干净了。你们是干净的,然而不都是干净的。」
11 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,所以说:「你们不都是干净的。」
12 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,就穿上衣服,又坐下,对他们说:「我向你们所做的,你们明白吗?
13 你们称呼我夫子,称呼我主,你们说的不错,我本来是。
14 我是你们的主,你们的夫子,尚且洗你们的脚,你们也当彼此洗脚。
15 我给你们作了榜样,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。
16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,仆人不能大于主人,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。
17 你们既知道这事,若是去行就有福了。 13 他们去了,所遇见的正像耶稣所说的一样,就预备好了逾越节的晚餐。
耶稣知道自己快将被钉死在十字果上,要与追随自己约三年的门徒分离,返回天上父神那里去。祂既然爱世上属于自己的人,就爱他们到底(约十三1),“爱到底”形容耶稣对门徒的爱彻底和毫无保留,这爱在耶稣为门徒洗脚的服侍中具体呈现出来。 在一世纪,洗脚是奴隶服侍主人或宾客的低下工作,通常是未路入房子和进食前进行。因为古代的鞋子多露出脚趾(类似现时的凉鞋),所以从外面回来,进入房子之前必须洗脚,否则脚上的灰尘就会带进屋里,奇怪的是,耶稣和门徒已经进入房子,逾越节晚餐也开始了,他们竟然还没有洗脚。可能因为没有仆人在门口为客人洗脚,而门徒当中没有一人甘于卑微,肯服侍其他人,于是耶稣和门徒只好没有洗脚就进入屋里。吃饭的时候,因为他们是用身体的左边斜卧在矮櫈子上,双脚朝远离食物的方向往外伸,不会弄污食物,但同席的人肯定看见彼此脚上的污垢!
耶稣把握与门徒在一起的仅余时间,亲身教导他们一个重要的生命功课。祂脱去外衣,拿一条手巾束腰,把水倒进盆里,然后俯身为门徒逐一洗脚,又用手巾擦干。耶稣为门徒“洗脚”有象征意义,表示祂的死亡能使人得洁净,洗涤人心灵的罪污。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——树立谦卑服侍人的榜样。耶稣是神的儿子、弥赛亚,本应受人服件,却甘愿主动作众人的仆人!门徒既然称耶稣为“主”“老师”,就应当彼此洗脚,步履祂的脚踪行。他们若遵照耶稣的教导,谦卑服侍人,就有福了。 耶稣来到被得跟前,他不好意思要老师服侍自己,所以起初不肯让耶稣给他洗脚,说:“不行,你千万不可洗我的脚!”耶稣说:“如果我不洗你,你就与我没有关系了。”彼得听了这话就热切要求耶稣连他的手和头也洗干净。与耶稣“有/没有关系”,决定一个人是否属于神的群体,直接关乎人永恒的终局。洗了澡的人只要洗脚就足够(约十三10),是指信耶稣的人在属灵上彻底洁净了,信主之后倘若犯罪,就当寻求神的宽恕。门徒已相信和跟从耶稣,是“洁净的”,但不是人人都是这样,是指“犹大要出卖主”。其实,耶稣早知道犹大会背叛祂,仍然愿意俯身提起犹大一双肮脏的脚,用水给他洗去污垢。可惜,犹大利欲熏心,体会不到耶稣的心肠,不久就会离席,向犹太宗教领袖告密,把耶稣交给他们(参约十三30)。
人间的爱并不完全,而且往往带有条件,但主的爱却是毫无保留。“耶稣爱我到底”这个事实对你有什么意义?犹大对耶稣不忠,耶稣却仍然愿意为他洗脚,像奴仆一样服侍他,可以说是以德报怨和爱仇敌的表现。如果你身边有些人处处针对或敌对你,耶稣为犹大洗脚给你什么提醒? 中世纪显赫一时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(Habsburg),每年受难节都会举行“洗脚”仪式。皇室会从贫民中挑选出二十四名长者,男女各十二位。首先给他们享用丰富的美食,然后官员会把他们的脚放进水盆里洗,然后由皇帝为男长者,皇后和其他女眷为女长者,抹干他们的脚。可是,“洗脚”不应流于一年一次的仪式。耶稣主动给门徒洗脚,是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如何谦卑自己服侍人。
回想过去一周,你受人服侍抑或服侍人,哪者较多?请安静片刻,思想自己可以怎样在生活中实践耶稣的教导。如果圣灵感动你想起生命中有些未处理的罪,请坦诚向神承认过犯,并感谢祂借着基督的宝血把你的罪洗除净尽。愿每一个跟随耶稣的门徒,都真诚学习彼此洗脚的功课,并且铭记耶稣舍身的救赎恩情!
主啊,感谢你施恩怜悯我这个罪人,一直爱我爱到底。求主帮助我放下自我,除去内心的骄傲,使我能真正谦卑服侍人。赐给我一颗敏锐别人需要的心,使我愿意服侍人,包括那些敌对我或我不喜欢的人。奉爱我的主耶稣的名字祈祷。阿们。
浏览量: 57